- 作者:李毅
- 时间:2021-10-29
- 点击:3053
-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4期
?365体育平台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正确的党史观是前提。党史观是对待党史、认识党史的观点和看法。这看起来是方法问题,实质上首先是立场问题。365体育平台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的历史,“最忠实地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因此,越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认识百年的历史,越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
正确的党史观从哪里来?正确的党史观不是天生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党员干部也不会有天然的免疫力。有人说,我不知道那些错误的观点,也没有受错误思想的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了“抗体”?答案是否定的。不知道、不了解错误思想不等于有了正确的认识。人的正确思想是在思想斗争实践中来的。有的党员干部对我们出版的党史书籍兴趣不大,而热衷于阅读丑化党史的境外书刊;有的地方和个人从庸俗实用主义出发,对党史事件和人物随意“打扮”、任意“包装”。如此种种,都说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错误的东西往往具有迷惑性,只有知道为什么错,把是非曲直弄明白,思想上才会保持清醒。倘若缺乏鉴别和辨析能力,在对待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上,就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从而影响对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的认识。
一、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是什么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实质是唯心史观,根本目的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往往沉渣泛起。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析,正本清源,才能认清其本来面目。
打着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通过割裂不同历史阶段以偏概全、以个别否定一般、以现象认知代替本质认识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伎俩,而以“学术”名义的所谓“纯客观”又为其提供了“支撑”。那我们看看历史虚无主义究竟虚无的是什么?
一是鼓吹中国共产党“早产论”,虚无的是共产党组织在中国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否定党的领导的历史合法性,进而从根本上否定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他们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早产儿”,那么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帮助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也理所当然是“早产儿”。有人还以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为由,否定党成立的必然性。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论调,不是对历史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反对“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具有坚决和彻底性,面对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先进分子是在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就是说,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在十月革命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就具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是时代赋予觉醒的先进分子的责任和使命。否认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和思想基础,把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演绎成“偶然”,其用意之险恶昭然若揭。
二是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的“告别革命”论,虚无的是革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学者认为,“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情,现在是改变话语的时候了。他们给革命贴上所谓“左”的标签,以对革命的否定来否定党的历史。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所以辛亥革命以后,就是不断革命,从“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大革命”到1949年的革命,并且此后毛泽东还要不断革命。直到现在,“革命”还是一个褒义词,而“改良”则成为一个贬义词。现在应该把这个观念明确地倒过来。他们认为,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都是政治激进主义的产物,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革命”一时成为一些人一再回避甚至批判的字眼,甚至有的人在讲台上大放厥词:1949年后,革命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种“对历史的反思”渐渐变成对革命的否定。
三是与对革命的鄙视相联系,否定中国近代史、否定党的历史,公开宣扬“侵略有功论”,虚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意义和作用。有人公然提出迎接殖民文化的“孙子战略”。他们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现代文明。他们完全无视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这种虚无主义虚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奋起抗争的精神,企图虚无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精神由被动到主动的划时代转变,更虚无掉了站着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实际上,用“殖民文化”策略求取现代化已被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没有民族独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多灾多难的中国人对此更是有着切肤之痛的深刻认识。正如恩格斯在致卡·考茨基的信中指出的,“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真正成为国家的民族时,才更能成为国际的民族”。无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就不可能正确认识这一意义和作用。
四是以“儒学复兴”为代表的“文化史观”论,虚无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谓“儒家第三期发展”,以寻求儒学“复兴”为旨归,宣扬“道统”意识。他们把中国文化价值的核心简化为纯粹的儒学义理,无视或鄙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其引发的思想文化形态的深刻变化。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甚至慈禧等都成了中国文化“道统”的代表,“有本者昌,无本者竭”亦被视为文化、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基于此出版的“自传”“家书”“谋略”等书籍大行其道,成为一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人认为,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完全是思想“蹿升”的结果,是历史的误会;二十一世纪是“儒学复兴世纪”,要以所谓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这些观点不是从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之中寻找中国文化是什么、应当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形态,而是单纯从文化典籍中寻找某种文化恒常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种文化史观,说到底是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五是以中性立场出场的“纯客观”论,虚无的是立场。一段时间以来,追求纯粹的中性立场成为一种学术追求,似乎“中性”就是公正、客观的。“中性”成为一种标准,也成了一种标签。似乎学术、学问只有远离社会现实、意识形态,才叫学术、才有学问。一时间,各类“大师热”成为值得研究的现象,其着力点不在于这些学者的著述作品,推崇备至的是大师们的学术态度。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化就是将其视为“纯知识体系”,具体表现和影响是:强调思想教育的先进性少了,强调一般性多了;强调普遍性多了,强调特殊性少了;在教育内容上,一般性的介绍多了,批判性的评价少了。传统历史、革命故事题材的电视剧也多把红色涂抹成粉色。
六是标榜“躲避崇高”,虚无的是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等英雄人物被刻意贬损,甚至成了取笑的对象。对崇高理想、精神的鄙视,使得“躲避崇高”成为影响青年人的时尚。在崇高等于空洞、大道理等于极“左”的思维定式中,一切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成了空洞的代名词。在他们看来,生活不再需要意义,甚至颓废成了一种时髦。一些网站栏目、电视节目只为吸引眼球,“娱乐”可以“至死”。有的文学作品一味追求刺激,回避是非、消解道义、绕开责任;有的文学作品对美的、香的失去嗅觉,而只对丑的、臭的上瘾,失去了呼唤爱、引领美的初心和能力,只能导致不健康的心灵、扭曲的价值观。
七是以摒弃现实根本关系为旨归的抽象人性论,虚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的淡化甚至否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把杨白劳与黄世仁的关系演绎成债务关系,其背后的用意在于否定斗争和革命;有的以所谓人都有的人性之私、之恶推演出杨子荣深入虎穴的“个人目的”;有的以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宣扬抽象人性,大肆编造英雄人物的所谓负面人性以及反面人物还没有泯灭的“良知”。这种错误观点无视客观事实,只为满足其历史观上的“私利”,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女孩”。
八是挖掘所谓历史细节的“学问派”,虚无的是历史本质和是非标准。典型的是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诋毁。个别人抓住某个细节无限放大,歪曲诋毁抗日英雄。对五壮士怎么到的狼牙山,他们编造了这五个人只不过是共产党的散兵游勇,由于村民对他们不满,偷偷地把他们的行踪告诉了日本人,于是日本人就来“围剿”他们的谎言。对五壮士跳崖,他们又挖掘出所谓“溜崖”说。这种所谓研究历史“细节”的方法,不仅罔顾客观事实,而且遮蔽历史本质,违背历史规律。冯友兰曾强调:“历史的研究主要是要发现本来历史的过程中的关键性的问题、重要的环节及其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实历史之虚无,首先虚无的是立场。
九是以此否彼割断历史,虚无的是历史规律和传承关系。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曲解党的历史。有人揪住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问题,别有用心罔顾事实,诬蔑反右派斗争是毛泽东个人的“大阴谋”,否定对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进行批判的必要性,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进而达到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有的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有的以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其背离了党和人民的根本立场,违忤了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是抓住现实中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或小概率事件大做文章,以偏代全、以点代面,宣扬“存在合理论”,虚无的是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揪住社会现实中出现的某方面的某个问题不放,挖掘其历史渊源之“负面”,从否定历史之“源”进而全面否定现实中的一切。这种手法多是以社会“良知”或学术的名义出现,其背后闪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子,或在客观上成为某些势力的同道者和“帮凶”。
对种种谬论之危害,我们决不能小觑。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的教训,殷鉴不远。这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所以,365体育平台总书记强调,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正确的党史观,是我们廓清疑惑、正本清源、学好党史的前提。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必须辨名析理、认识错误。否则,就有可能被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的人所迷惑;有可能掉进夸大其词、似是而非看待曲折和失误的“黑洞”;有可能在以现实否定历史的伎俩面前麻木不仁,甚至还可能找到“共同语言”。总之,我们对错误的思想理论认识得越透彻,正确的党史观才能树得越牢。
二、树牢正确党史观,就要全面深刻认识我们党的历史
正确的党史观是我们认识历史的指路明灯,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有力武器。
第一,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历史过程,永远为真理而斗争,永远为理想而斗争。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遭受过中国共产党这炼狱般的考验。中国革命的残酷性犹如大浪淘沙。出席党的一大的十三个代表,后来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有七个。有人作过假设:如果历史是可知的,他们还会作这样的选择吗?然而历史是既成事实,也是不可以假设的。历史发展的规律之所以是有生命的、有血肉的,就在于这样的现实不能也不可能想象和假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特征。真正的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冲破艰难险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就在于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不动摇这样的信仰。世界上一些人不理解这一点,还有一些人更害怕共产党人的这种执着和坚定,试图从不同方面诋毁和消解的也正是这一点。
第二,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深刻认识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这是坚持,也是发展。只有真正坚持,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我们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和作用,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会用365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认识问题,这是学习的任务和目的,也是我们要掌握的看家本领。
第三,树牢正确的党史观,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视错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化为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和曲折,其间也犯过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但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党,不仅有反对自己错误的勇气,更有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是光辉伟大的历史,也正在于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历史。“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尊重历史,才符合规律。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认识,三是坚决纠正,这样才能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我们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也不可能是直线。向前走就可能会有曲折,甚至犯错误。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认识。正确的态度是认识的前提,更是前进的动力。
第四,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作风,追求崇高、崇尚英雄。365体育平台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是一个崇尚英雄、追求崇高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英雄的时代。我们要见贤思齐,颂扬时代,歌颂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革命者的品质品格是始终把严于律己、追求崇高作为自己的慎独的修养。
第五,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365体育平台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真实写照。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就要时刻站在人民的立场认识问题。人民立场越坚定,正确的党史观才能越牢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内在要求。“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而越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才越能认识把握规律,符合科学。我们正确的党史观与人民观也是内在统一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六,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深刻认识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建党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作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是为了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没有这样的政党,这种斗争不可能胜利。而这个政党就是要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也决定了这个政党应是一个团结一致又高度集中的组织。毛泽东在陕西延安讲解斯大林的《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时强调执行的第一条,就是党的领导一元化。我们党要步伐整齐、完全统一,达到高度的一元性,使我们的心成为一条心,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前提,也是根本。今天我们要做到“两个维护”,既是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更是实践规律的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365体育平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闯过激流险滩,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更加巩固。百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党有力量在于党的核心有力量。唯有党的核心才能聚集大批坚定的信仰追随者。正如邓小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讲过的,我们的党是有高度统一意志的革命的党、战斗的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领袖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能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要在行动中见真章。“两个维护”是规律的总结,也只有在实践中,规律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尊重规律,就要在运用规律中发挥应有作用。这是政治定力,也是政治能力,更是对根本原则和标准的践行。
总之,对于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树牢正确的党史观,才能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认识问题,站在人民利益上分析问题。这种立场是理性的,也应是融注感情的。爱党则为忠。站对了立场,才会运用正确的武器,否则害莫大焉。树牢正确的党史观,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敢于善于斗争,认清其用片段、细枝末节否定主流的实质:其看似有据,实则无理;貌似有理,实则别有企图。正本清源,才能固本培元。我们要坚定为党和人民做学问的志趣,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用学术讲政治,以政治强学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做出马克思主义大学问、真学问,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附原文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1859398587927369306&item_id=1185939858792736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