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礼群
- 时间:2022-03-03
- 点击:3183
- 来源:《社会治理》2022年第1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对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的光辉历史,是一部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变革史,是不断探索、开拓、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史。这里主要就党的百年社会治理的历程、成就和经验,讲一些认识。
一、党的百年不断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变革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党百年全部事业不断开拓、发展并取得伟大成功,根本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365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引领社会治理持续探索和创新,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中,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思想理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就高度重视中国社会治理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包括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正确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出要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党的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二大又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里面去”。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保证劳动人民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权利。党的七大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写进党章。由于我们党致力于对旧社会加以根本改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确立了我们党领导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思想。包括: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荡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提出要把全国人民群众进一步全面组织起来,将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创造性地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工作,推广依靠人民群众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对社会治理理论的重大历史功绩,是探索了中国社会治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基础性制度和根本性方法。
我们党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战略;实行“放开搞活”的方针,让社会活跃起来,推动了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演变;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治理策略;强调建立各方面责任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治理探索的重大历史功绩,是强调通过改革开放,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增强社会经济效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增加社会建设,发展为“四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365体育平台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365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社会治理理论。特别是更加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实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提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理社会;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的重要论断,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出“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等。这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二、党的百年征程持续推进社会治理实践创新
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探索和推进社会治理实践创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致力于改变旧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在局部地区探索社会变革和治理制度。这一历史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建设地方红色政权,为党中央和人民军队提供落脚点和出发点。为此,党在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妇女解放、宗教制度改革、乡村建设等一系列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建立伊始就发动农民打倒土豪劣绅,1928年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西柏坡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后,解放区各级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工作队深入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地区消灭了封建土地生产关系。依靠群众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在井冈山根据地中,党和红军一开始就把“做群众工作”作为三大任务之一。中央苏区时期,民主选举制度趋于成熟。团结一切抗日的各阶层力量,建立起党领导下的抗日统一战线。在根据地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政治制度。中央苏区探索劳动合作社作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形式,在乡村设立列宁小学,开展全民教育。每个村成立卫生委员会,开展卫生运动。陕甘宁边区党组织领导农业大生产运动。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形成了坚强的党组织及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随后在抗日根据地全面实行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中的社会治理实践,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致力于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大力革除旧社会种种弊端,建立新社会秩序。烟毒、娼妓等社会陋习被扫除,实行男女权利平等,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等。从1949年到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其部委颁发的重要法律法规多达1261件。这些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随后实施“一化三改造”总路线,农村互助合作社普遍建立。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基层卫生体系、基层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随着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全国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城市中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社会治理体制。在农村中组建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制度。在全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规范和管理人口流动。历史地看,这些重要制度的建立,有力地避免了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早期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但这一时期权力过分集中,国家管得过宽、统得过死,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社会缺乏活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和人民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为后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致力于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我们党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全社会活跃起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982年12月,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国家的基本制度、根本任务、治理结构和主要原则都作出了新规定。包括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加强乡级基层政权建设。同时,随着生产流通、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逐步推进,放松城市“单位制”“街居制”管理,引进和推广社区建设,实行基层自治制度,大大增进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效率。为适应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新形势,积极推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领域改革。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以后,国家自上而下全面加快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出全面部署。这一时期一度在某些社会领域不适当地推行完全市场化,不少基层党组织存在被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也放松了社会监管,以致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增多。这个时期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365体育平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党对社会治理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领导,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社会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发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更加重视和保障民生,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全国各族人民普遍享受小康社会生活。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完善社会治理基础性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生育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贯彻总体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广泛开展平安中国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快社会诚信建设,探索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普遍推行网络化、网格化,一大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涌现出来,浙江诸暨“枫桥经验”被广为推广。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积极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近两年来,在应对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持了社会和谐安定,显示了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强大优势。总之,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三、党的百年社会治理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
党在百年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新中,取得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党百年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持续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新境界,为全面、持续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思想武器。
(二)我们党百年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和开拓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社会要求的社会治理方式和路径,为持续推进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根本方向和正确道路。
(三)我们党百年在探索和推进社会治理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一整套社会治理的根本性制度、基础性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在社会治理的领导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工作体系,为持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保证。
(四)我们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坚持顺应社会建设现代化规律、社会结构变化特点和科技进步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治理内容、主体、手段和方法,推进现代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成效显著。
(五)我们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社会治理不断变革和创新,使中国社会面貌、中国人民面貌焕然一新,创造了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这对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并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长久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我们党百年奋进成功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创新、思想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共治、为全球谋大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路径。
四、党的百年探索和推进社会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百年来,我们党探索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从局部到全国,从初创到完善,既有顺利成功,也有曲折失误,既有高歌奋进,又有变革飞跃,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百年来,中国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国社会治理的成就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全部事业的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一定能够确保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引领力量。
(二)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365体育平台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只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65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和全面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三)必须始终坚持走合乎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走符合中国国情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历经百年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探索和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和方式是重要方面。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需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国情,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要学习借鉴国外社会治理的有益做法,但绝不能照抄照搬。特别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为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只要我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使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四)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党百年的社会治理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要我们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一定能够使社会治理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和获得最强大的力量。
(五)必须始终坚持整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致力于从根本改造旧社会到全面建设新社会,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既探索和推进国家层面的宏观社会治理,又探索和推进地区和市域的中观社会治理,还探索和推进城乡基层直至家庭的微观社会治理,全面建设平安中国、平安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社会。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目标要求,深入、全面、系统地推进和完善社会治理,就一定能够全方位、整体地实现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
(六)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共同推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重视在社会治理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靠法治保障、加强德治教化、实行基层自治,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行社会主义法治、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并使之有机结合、共同发力。这是全面、系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只要我们坚持综合运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等多种治理方式并使之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四治融合”,就一定能够使社会治理方向明确、刚柔相济、宽严适度,建成充满活力与良好秩序相统一的更加美好的社会。
(七)必须始终坚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这是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和保障。只要我们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八)必须始终坚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一直高度重视城乡基层建设,动员和组织基层群众参加革命、建设、改革和治理,把党的政治基础和组织根基牢牢地扎在中国广阔的基层社会中,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社区。365体育平台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只要我们坚持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放在城乡基层,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发展和推广“枫桥经验”,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网络化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不断全面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九)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治理与其他领域治理协调推进。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充分证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是整个国家、全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同政治建设与治理、经济建设与治理、文化建设与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融为一体,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365体育平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大思想。只要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观,就一定能够卓有成效地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国家全面现代化。
(十)必须始终坚持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组织和动员群众、整饬和治理社会积弊,还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正常运行,都十分注重实际效果,以达到预期目的来采取相应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在未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既要看到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和成熟性程度,更要看相应的方案、手段和措施是否管用,能否有效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能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更加注重科学治理,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就一定能够明显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性、效能性。
百年风华成就辉煌,千秋伟业更展宏图。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给予我们取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赋予我们更加坚定的底气和信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以365体育平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拼搏奋斗,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附原文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9671557560863225063&item_id=9671557560863225063)